简体 | EN

【科技創新·全球治理④】新建創新生長中心,彌合地區科技差異

时间:2019-12-23 阅读:36 来源:科技日报

美國各地創新產業就業崗位佔比變化圖。

來源:《生長中心案例——怎樣在美國推廣科技創新?》報告

【科技創新·全球治理④】

本報記者 胡定坤

日前,美國權威智庫布魯金斯學會(BROOKINGS)和信息科技與創新基金會(ITIF)聯合發佈《生長中心案例——怎樣在美國推廣科技創新?》報告,認為美國科技創新主要集中在波士頓、西雅圖等地,極端的地區差異阻礙科技發展,並將帶來嚴重的社會、經濟和政治問題。報告建議美國政府和國會新建區域性創新生長中心,緩解科技領域的“貧富差距”問題。

美國科技創新面臨極端地區差異

報告指出,美國經濟發展依賴高科技創新產業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,隨着信息技術發展,科技創新向經濟活動中心轉移,造成美國各地區科技資源分佈逐漸失衡,甚至已經達到“極端程度”。

當前,美國的科技創新正在向少數幾個“超級明星”般的大城市集中。2005—2017年間,在全美創新產業經濟增長額中,波士頓、舊金山、聖荷西、西雅圖、聖地亞哥等五大“科技重鎮”佔比超過90%。同時,上述城市的創新產業就業崗位數,也從全美佔比17.6%上漲到22.8%。

據統計,美國創新產業最為集中的16個縣佔到全國相關就業崗位的三分之一,排名靠前的41個縣佔比超過50%。

科技創新過度集中成為“國家難題”

報告認為,科技創新的“地區極化”正在帶來嚴重的負面外溢效應,包括房價螺旋上升、大城市交通擁堵以及人才分佈不均衡——明星城市雲集高素質人才,其他地區則面臨人才短缺。這可能使整個國家陷入“發展陷阱”,拉大科技創新中心和偏遠地區的貧富差距。這些問題可能帶來科技投資外流到印度、加拿大等其他國家,損害美國以創新為基礎的國家競爭力。

此外,科技創新的地區差異還將帶來其他問題。遠離科技中心的人必然面臨較差的經濟發展環境,社會公平難以保證。地區差異甚至可能激化國內政治矛盾,帶來政治動盪。

更嚴重的是,單純依靠市場調節無法解決科技創新的地域差異。因為新興的創新產業具有“抱團”特徵,“集中”會給科技企業帶來更大的利益,這帶來了強大的創新推廣阻力。

重拾“生長中心”戰略促進均衡發展

報告寫到,現在正是重拾、更新美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奉行的“生長中心”戰略的時代,即集中投資有限的幾個地點,“催化”整個地區和國家的騰飛。

報告建議,美國應在腹地再新建8—10個科技創新的“生長中心”。為此,政府需要建立謹慎並有競爭性地“選擇程序”,以確定最有潛力的地點,並“慷慨地”提供創新政策支持。

報告認為,這些“生長中心”必須遠離現有的科技中心。政府提供的支持包括連續10年、每年每地高達7億美元的研發經費投入,一定數量的勞動力發展基金,賦税和監管優惠,商業貸款,土地和基礎設施建設、城市規劃等。

報告給出了35個有潛力城市的名單,覆蓋美國19個州,其中絕大部分城市遠離海岸和現有科技中心,大部分位於五大湖、南部、西部山區等科技欠發達地區。

報告估算,如果新建10個“生長中心”,美國政府要在10年內投入1000億美元。這看起來是個“天文數字”,但事實上比10年的化石燃料補助還少。

報告承認,“生長中心”戰略無法徹底解決美國小城市、城鎮和鄉村面臨的危機。但是,它卻能帶來“新的活力”,更多的地區將從生長中心的發展中獲益。這將成為一個“重大突破”,因為政府不僅能將科技帶來的機遇帶到全國更多的地方,還將刺激更多的創新,提高美國的經濟競爭力。

美國潛在生長中心選擇地。

來源:《生長中心案例——怎樣在美國推廣科技創新?》報告

【評論】區域協調發展 科技創新先行

眾所周知,“硅谷”、波士頓等科技中心對美國科技實力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引領作用,甚至已經成為美國高科技的代名詞之一。但是,科技創新的過度集中也帶來了無法忽視的負面效應。

一方面,少數幾個中心城市承載力有限,趨於飽和後發展潛力受限,無法繼續支撐整個國家的科技發展;另一方面,遠離中心的地區科技資源不足,帶來經濟、人才、教育困境。隨着不同地區的產業種類、經濟模式和居住羣體固化,貧富差距持續拉大,甚至可能加劇社會撕裂。

針對上述問題,報告開出了在全國範圍新建一批“生長中心”,促進科技創新均衡分佈的“藥方”。

近年來,我國科技實力迅速提高,科技與經濟已經深度交融,互聯網、大數據等技術融合帶來的“數字經濟”佔到我國國民生產總值(GDP)的三分之一,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。

但是,我國科技發展也存在“區域差異大、發展不平衡”的問題,科技資源逐漸向北京、杭州、深圳等地聚集,形成了一批科技中心城市。短期來看,中心的形成有利於發揮創新集羣優勢,促進科技的快速發展;長期來看,其中也同樣藴藏着“不均衡”帶來的潛在危機。

2017年,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。事實上,區域發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難題。作為全球頂尖科技智庫,BROOKINGS和ITIF正在關注科技因素在其中的關鍵作用。

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。實現區域協調發展,必須得先解決科技“偏遠地區”的創新難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