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 | EN

“智能洗隧神器”首登武漢 隧道沖洗開啟潔淨新篇

时间:2025-04-14 阅读:7 来源:科技日報

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王曉煥

4月13日,中鐵開投武漢地鐵12號線指揮部協同中鐵一局武昌段鋪軌項目部,對武昌段已完成鋪軌的區間開展創新性作業——利用隧道沖洗設備為隧道「洗澡」,360度無死角煥新。此次作業旨在推動武漢地鐵12號線工程實現高品質開通目標,優化隧道區間整體環境,保障設備運行的穩定性,提升隧道空氣品質。

長期以來,隧道清潔一直是軌道交通行業的一項棘手難題。在全地下線路施工過程中,由於施工環境具有封閉性,且在軌道鋪設完成後,通信、供電等專業隊伍需在隧道管片及道床面進行打孔作業,這一過程會產生大量粉塵和垃圾。

 

這些粉塵與垃圾附著在隧道內的各類結構物上,對隧道區間內的整體環境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。回顧武漢地鐵以往的隧道清潔施工情況,在隧道營運前清潔工作中,主要採用人工沖洗道床方式。然而,該方式存在明顯侷限性,僅能對道床表面的垃圾和灰塵進行清理,清潔效率低下,且清潔品質難以達到較高標準,無法攻克全國地鐵線路普遍存在的隧道清潔難題。

為切實保障隧道沖洗品質,指揮部聯合項目部選用了隧道・道床清洗車這一專業施工設備開展隧道清潔作業。該設備構造精密且功能完備,主要涵蓋雙發動力單元、液壓單元、高壓泵系統總成、氣路系統、主供水管系統、上下部及兩側清洗系統,以及控制與檢測系統。其作業時,與儲水罐相連,安裝於地鐵施工平板車上,由軌道車牽引,作業速度可在每小時3至15公里靈活調控。

從清洗功能來看,此設備展現出卓越的機械化性能,能全面完成隧道壁面、道床和排水溝的清洗工作。在清洗隧道壁面時,既可實現全截面清洗,又能依據實際需求,分段選擇性避開電氣設備,以防止對設備造成損壞。針對隧道壁面與軌道的不同工況,設備可智能適配不同的清洗壓力,確保在各種複雜情況下,均能達成優良的清洗效果。

相較於傳統人工沖洗方式,該設備優勢顯著。它徹底扭轉了人工沖洗存在的效率低下、耗水量大、交叉作業隱患多,以及清潔範圍僅侷限於道床面等弊端。通過發揮自身機械化、自動化特性,提升隧道沖洗的品質與效率,推動隧道清洗作業邁向機械化、精細化新臺階。

據悉,此次隧道沖洗工作,是武漢軌道交通線路首次運用機械化設備。這一創新舉措對於改善隧道環境、大幅減少隧道內的粉塵污染、保障隧道內空氣品質、提升設備運行穩定性等方面均具有積極意義。  

(受訪單位供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