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 | EN

以網絡文學打造新時代民族文化IP 第四屆石榴杯徵文活動收官

时间:2025-05-26 阅读:30 来源:中國新聞網

  中新網北京5月26日電 (記者 高凱)“網絡文學民族IP價值與講好中國故事研討會暨第四屆石榴杯徵文頒獎典禮”日前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。

  據了解,自創辦以來,“石榴杯”網絡文學徵文大賽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,歷屆獲獎作品中已有20餘部授權IP開發,其中第三屆獲獎作品《我本無意成仙》已開啟影視、動畫、漫畫、出版等多業態開發。同時,多部優秀作品在海外上線,《神藏》《大訟師》《畫春光》等作品均已入藏大英圖書館。

  當日活動現場揭曉了第四屆石榴杯徵文活動的獲獎名單。本屆石榴杯以“籽籽同心 字字傳情”為主題。經專家顧問團、影視平台推薦及嚴格評審,《異度旅社》《守護蒙瑪拉爾》《九章奇案》《志怪書》《驚山月》《僞像報告》《她攀山而上》《潑刀行》《穿甲彈不相信碳基怪物》《四季琳瑯》共10部優秀作品獲獎,並將被收錄入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。

 

第四屆石榴杯徵文獲獎作品。主辦方供圖

 

  本屆“石榴杯”獲獎作品類型多樣、題材豐富,涵蓋科幻、現實、古言、仙俠、懸疑等多個題材。

  在傳統文化方面,《潑刀行》以武俠敘事為載體,巧妙串聯紅拳、秦腔、皮影等近百項非物質文化遺產,在刀光劍影中勾勒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圖譜;《志怪書》在古典志怪與仙俠修行的藝術想像中,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現代詮釋,創造出富有詩意的精神世界。在民族文化題材方面,《守護蒙瑪拉爾》聚焦新疆天山深處的精伊霍鐵路,從日常細節中刻畫退伍軍人守護歐亞大通道的堅守精神。

 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專家肖驚鴻表示,網絡文學正在創造一種新型的民族共識構建模式:它既尊重個體差異,又強化命運關聯;既立足現實根基,又面向未來圖景,展現出網絡文學作為“新大眾史詩”的獨特價值。數據顯示,本屆獲獎作品的跨地域讀者互動量是往屆的3.2倍,用戶生成內容(UGC)占比達41%。肖驚鴻認為,這印證了網絡文學已從單向傳播轉向多維共創。

 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網文創作沙龍與IP轉化沙龍。作家、編劇、專家、影視平台、製作公司等產業鏈上下游與會者圍繞精品內容與IP開發展開深入探討。

  《當代電影》雜誌主編皇甫宜川認為,不少網文作家身上有考據考古的精神。他們鑽到細節中去發現歷史、發現當代,基於對歷史、對當代細節的鑽研,再賦予想像,這是網絡文學獨特的魅力。中國出版協會民族出版工作委員會祕書長巴哈提認為,民間文學具有口耳相傳、多元演繹的特徵,而網絡文學通過互動機制,激活了全民參與故事創建的活力,為民間文學的現代化提供了技術載體和傳播土壤。

  此次活動由閱文集團、天成嘉華文化傳媒主辦。對於相關IP開發前景,閱文集團旗下新麗傳媒副總裁王喬認為,民族IP具有巨大的影視化價值。近年來熱播劇集改編自網絡文學的比例越來越高,甚至已經超過了50%。網絡文學為傳統的製作公司開闢了一塊新的創作領域。(完)